2014-03-26 15:44 来源:昌都报 点击:0
目前,芒康县已有46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投入使用。为防止“有场所没活动,有活动没成效”现象的发生,芒康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取有力措施,建立健全日常工作机制,加强监督管理,按照“村党支部组织、党员群众参与、组织部门指导”原则,制定方案,量化村级活动场所管理使用考评标准,纳入党建目标管理,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活动提出指导意见。通过严格的管理,充分发挥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四个中心”的作用。
第一,发挥管理培训中心作用,提高党员素质。利用活动场所,定期召开党内会议和上党课,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发展新党员等党内活动,使党员始终置于党组织的教育管理之下,不断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同时,以村级活动场所为阵地,开展农牧民党员培训工作,村支部邀请乡镇领导做政策理论专题辅导,邀请农牧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农牧适用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党员创富、农牧民致富技能和本领。纳西、曲孜卡等乡镇还依托旅游资源优势,开展产业结构调整培训,积极发展休闲餐饮为一体的“藏家乐”,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第二,发挥议事决策中心作用,促进基层民主。积极开展以村党组织为核心、村委会为主体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活动,增强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生机与活力。今年以来,全县46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召开村民议事会议100余次,决策各类村级事务100余件,“一事一议”成功率超过80%。“议事中心”激发了村民参与村务活动热情,完善了党务、村务公开制度,促进了村级事务民主管理,保证了农牧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决权和监督权,进一步促进了基层民主的不断完善。
第三,发挥便民服务中心作用,提高服务水平。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为民服务窗口,为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全方位便利服务。实行“日常工作坐班制”。过去,由于没有固定村级组织办公场所,“两委”负责人大多在家办公,甚至怀揣公章流动办公,导致村民办事难、干部开会难、党员活动难。办公场所投入使用后,由“两委”班子成员轮流坐班,及时为民服务,方便了群众办事,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村干部服务意识。
第四,发挥文化活动中心作用,树立文明新风。为了让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各村依托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开展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宣传社会主义道德观、荣辱观和村风文明建设;宣讲村内优秀党员、致富能手先进事迹,号召农牧民群众向他们学习。宣传好人好事。
(地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