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28

强化“五种意识” 推动旅游产业科学发展

2014-03-26 15:41 来源:今日西藏昌都 点击:0

八宿县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对旅游产业发展进行深入探索,不断强化五种意识,促进旅游业科学发展。

强化发展意识,理清旅游产业发展思路。八宿县不断深化对县情的认识,在全面掌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态势的基础上,提出旅游富县的发展思路,在3231”县域经济发展战略中,突出培育旅游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的重点。按照一产上的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发展战略,围绕将八宿打造成茶马古道中国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圈的藏东知名旅游地的目标,坚持以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旅游惠民、部门联动、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依托县域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红色旅游等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大力宣传、创新管理体制、加快建设旅游景区基础设施、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等方式,努力探索一条富有八宿特色、又好又快的旅游产业科学发展思路。现今旅游产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对外宣传和品牌影响不断扩大,旅游产业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对县级财政和群众增收致富的贡献率不断提高,“旅游富县”发展思路日益深入人心。

强化保护意识,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八宿县旅游资源包含了以高原湖泊、雪山、森林、草原为主要内容的自然生态景观和以民族风情、宗教历史为主要内容的人文景观。在旅游产业发展中始终强调保护第一的原则,在旅游开发中树立 保护旅游资源就是保护旅游发展根基,破坏旅游资源就是自绝旅游发展后路的保护意识,坚决避免唯利是图、盲目开发、先破坏后治理等恶性发展模式,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努力推动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在发展旅游产业过程中始终注重旅游资源保护工作,在旅游项目规划方面,通过与专业设计院所合作,预先对旅游项目及相关课题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以防止无序开发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破坏,先后实施了邦达草原草场建设、然乌景区污水垃圾处理场等项目。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相继完成了《西藏八宿县旅游总体规划》、《八宿县然乌湖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规划课题,有效促进了旅游开发的科学性和旅游资源保护工作。

强化全局意识,开创旅游发展生动局面。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开阔视野,立足跳出旅游看旅游,跳出八宿看八宿,不断强化全局意识。跳出旅游产业发展中落后狭隘的思想观念,努力发挥旅游产业低破坏、低消耗、高贡献、高效益的优越性,既看旅游产业自身产业链的经济效益,又看发展旅游产业对其他相关产业的巨大带动能力,积极挖掘旅游产业自身及其为相关产业带来的经济增长点;既看旅游业的经济效益,也要看旅游产业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旅游产业发展中注重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不顾此失彼,也不因为无可图而碌碌无为,更不因为有“利”可图而盲目发展。把眼界放宽,把眼光放高,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主动克服旅游产业发展的局限思维。一是把八宿旅游放到昌都旅游、藏东旅游、茶马古道游、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乃至自治区的整体旅游格局中,用内力、借外力、重合力,加强与芒康县、左贡县、迪庆州及林芝地区等地的合作,增强区域联动,实现旅游产业发展互动互促。二是充分发挥邦达机场航空枢纽和地处昌都西南门户的区位优势以及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努力做好交通安全保障、社会稳定、旅游资源保护等工作,为全地区旅游业发展贡献力量。

强化品牌意识,打造八宿核心旅游品牌。八宿县为实现“以品牌聚人气、以品牌创效益、以品牌促发展”的目标,不断强化品牌意识,着力打造以生态旅游、人文旅游为主题,以然乌湖景区为核心,涵盖邦达草原旅游景区、多拉神山景区、同卡寺景区、拉鲁卡岩画景区、怒江大峡谷红色旅游景区等旅游品牌,着力在服务和宣传上下功夫。一是加强建设318国道沿线重点乡镇和景区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一批旅游接待宾馆、景点方位及景区标示牌、旅游公益厕所、多拉神山游步行道等旅游基础设施。二是加强旅游服务人员培训,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完善旅游环境综合治理,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旅游服务水平。三是积极利用各种有效渠道加强对外宣传,通过精心制作并发放《八宿风光》、《藏东八宿》等旅游宣传图册和旅游宣传片,制作充满浓郁民族风情的《神奇的八宿》和《幸福在路上》两首歌曲,参加昌都康巴文化艺术节、举办然乌湖旅游文化艺术节等方式,积极向社会各界推介八宿旅游。

强化民生意识,共享旅游发展成果。八宿县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政府和企业的民生意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让广大农牧民群众共享旅游发展成果。一是积极推广和扶持以“藏家乐”为主的乡村旅游,引导农牧民群众参与旅游产业开发,为农牧民群众提供创业增收的渠道。二是进一步加大民族手工艺品开发力度,在县城和然乌湖等旅游景区设立旅游纪念商品销售点,为八宿县民族手工艺品、土特产品的销售提供平台,积极鼓励农牧民群众参与民族手工艺品的制作、土特产品的生产加工,帮助群众增加收入。三是加强农牧民群众的职业培训,让农牧民群众积极投身到餐饮销售、宾馆服务、文艺表演、运输等服务性行业工作中,解决农牧民群众的就业难问题。积极探索各种改善民生的旅游业发展模式,在然乌旅游景区开发中,与旅游企业合作,引进企业资金,在然乌镇来古村来古冰川景区修建了集教学和旅游接待为一体的教学点校舍,促进当地教育事业发展,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图片新闻
南宫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