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26 15:42 来源:昌都报 点击:0
昌都地区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以来,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社会稳定见成效,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千名干部进村入户工程”为载体,以宣传“党的富民惠民政策、法律法规”为抓手,以“理清发展思路,解决发展难题,促进群众致富”为重点,抽派地县乡1095名干部组成120个工作组,积极开展党建扶贫、寺庙法制宣传、“政策下乡进村入户”等活动。取得了干部作风得到转变,惠民政策入脑入心,法律意识明显增强的初步成效。
一是重基层,抓农牧区党组织建设。工作组积极协助乡(镇)党委抓好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调整充实软弱涣散党支部260个;培养入党积极分子60余名,确定培养对象30余名,发展新党员12名;推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管理,对流动党员实行流入地和流出地双向管理;协助各县从县直机关和乡镇机关选派干部到村担任支部书记。把政治素质高、群众威信高,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的“双高双强”型人才选进村“两委”班子;筹资50余万元,帮助各乡(镇)抓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
二是重基础,抓基本设施项目落实。工作组着重从抓好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目前,各对口帮扶单位到位资金1082万元,正在衔接协调有关部门落实项目资金800多万元,共兴建各类项目307个。驻卡若区若巴乡工作组援建的果那吊桥和那若村人畜饮水工程,解决了800多人出行难和400多人吃水难的问题;贡觉县罗麦乡党建扶贫工作组投入资金20万余元,组织当地干部群众200余人,投劳2000多个工日,维修乡村公路
三是重帮扶,抓扶贫帮困活动。据统计,各工作组共结帮扶对子1669对,参加结对人数5581人,受帮扶对象达13941人(含困难学生100余名)。结合结对帮扶活动的开展,千方百计为乡村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地区统计局为左贡县东巴乡捐赠资金和电脑设备;地区移动公司工作队为类乌齐县甲桑卡乡群众送去帐篷、睡袋和大米等物资;地区民政局和团地委投资18.5万元,帮助芒康县木许乡因地制宜发展藏猪、藏鸡养殖,增强基层经济实力;地委组织部为芒康县如美镇筹集3万元扶贫资金,捐赠2台电脑;地委宣传部、外宣办、报社、文联干部职工为丁青县协雄乡捐款9000余元;地区农发办、行署驻成都办事处工作队为扎玉镇生活困难群众购买并发放10000斤大米等。活动开展以来,各部门、各单位已为帮扶对象捐款捐物共计450余万元。各工作组积极帮助所驻乡村理清发展思路,发展壮大乡村集体经济,提高农牧民收入。据统计,各工作队筹资60多万元,帮扶乡村发展集体经济项目近20个。
四是重提高,抓群众思想和致富能力。各工作组通过给基层干部群众上党课、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大力宣传党在农牧区的路线方针政策。据统计,各工作组共给各乡村党员上党课980场次,召开组织生活会350次,举办党建培训班635期,对17042名党员进行了培训。地区文化局、公路管理分局工作队坚持“送课上山”,为察雅县巴日乡虫草采挖点的农牧民党员上党课,使他们增强党性,发挥模范示范作用。广泛开展农牧业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组共开设汽车驾驶、绘画、摩托车维修等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班261期,培训农牧区种植养殖实用技术人员20756人次。芒康县昂多乡党建扶贫队落实资金8万余元,举办医疗业务和兽防知识培训班,培训乡村医务骨干7名、乡村兽防骨干17名,保障了每个村有1至2名医疗卫生和畜牧防疫人员,同时为该乡配置药品、药箱、器械、电脑等物资设备。
五是重和谐,抓矛盾纠纷化解促稳定。各工作组协助乡村党组织,动员民兵和农牧民治安积极分子加强联防工作。开展“反对分裂、维护稳定、促进发展”主题教育活动,了解掌握所驻乡村群众的思想动态,做好宣传教育和疏导工作。加强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对一些不稳定因素,做到早发现、早解决。据不完全统计,工作组参与解决了80多起社会治安问题,调处民事纠纷120多件。
六是重教育,抓政策法律法规宣传。各工作组深入乡镇、村(居)、农牧户广泛开展政策大宣传活动,11个县学习实践活动指导检查组以及地委宣讲组通过下基层、抓调研,大力配合讲、辅导讲、督促讲,起到了促讲促学促落实的作用。地委宣传部编印《农牧民群众政策知识问答宣传单》(藏文10万张)及《昌都地区赴基层督查调研宣讲资料汇编》(藏文版2800册、汉文版3000册)下发给11县的138个乡镇,覆盖率达100%。目前,各工作组共开展政策下乡进村入户宣讲3091场次,参加群众32.46万人次。
七是重实效,抓寺庙法制宣传教育。按照地委的法制教育要覆盖全部寺庙、面向全体僧尼的要求,工作组组织宣讲人员以拉萨“3·
八是重关怀,抓寺庙僧尼困难解决。芒康县筹措资金30万元解决寺庙通水、通电等基础困难问题。卡若区驻丁青寺工作组筹措资金3万余元解决寺庙饮水难,修建厕所,购置电视机、DVD、发电机等收视设备和生活必需品。驻日通乡高吉寺工作组捐款3000元。左贡县驻土卡寺、田妥寺工作组为寺庙解决卫星电视接收设备及电视机。芒康县驻老然寺、洛隆县驻硕督寺、达吉寺等工作组开展了送医送药活动,免费为僧人体检,共发放价值8000元的药品。察雅县为僧尼办理农牧区合作医疗证。洛隆县为寺庙解决维修经费5.2万元、水泥20吨,电视机及DVD各4台。地县乡工作组对宗教界代表人士、贫困僧人、老年僧人进行了慰问,发放慰问金136万余元。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使农牧民群众进一步增强了法制观念,明确了“惠在何处,惠从何来,恩报何处”,增强了坚决跟党走、致富奔小康的的信心,理清了发展思路,党员干部作风得到明显改善,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寺庙法制宣传取得初步成效,为昌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打下了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