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藏东大地,白雪皑皑。
在这寒冷的季节里,察雅县却是一派温暖和谐的气氛,条条横幅迎风飘扬,大街小巷干净整洁……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该县广大党员干部正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投身到学习实践活动中。
察雅,是昌都学习实践活动的唯一试点县。
这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如火如荼地进行。
领会精神 明确方向
这些年,察雅变了:他们通过推进大开放,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重点,以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为目的,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县生产总值连续5年以年均16%以上速度递增,实现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今年以来,尽管受拉萨3·14事件的不利影响,1至6月实现生产总值16326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53%,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34元。
察雅有这样好的发展势头,关键得益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得益于在地委、行署的坚强领导,深入实施“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 战略,扎实推进“稳定牧业、改善农业、搞好果业、发展矿业、多种经营、科学发展”的发展思路。然而,发展中面临的新挑战也不断出现,新形势下该如何积极应对?这就需要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更好地指导生产实践。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县委书记石安清先后深入到卡贡、察拉、荣周等乡镇开展调研,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提出了明确要求。
“把握四项原则、坚持四个结合、达到四项目标”。各参学单位及时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并根据区党委、地委和县委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支部、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活动目标要求和各阶段的主要任务与措施,制定了学习制度和考勤制度,做到学习重点突出和组织纪律落实。党员领导干部亲自进行培训,做形势报告,做到有学习培训资料及培训记录,有条件的单位创办了宣传专栏。
除做好规定动作外,察雅党员干部还创新“自选动作”,不断提高学习效果。在全县开展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大调研活动,确定了34个调研参考题目。根据四大班子的职能,县委负责对维护社会局势稳定、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等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县人大负责对本县内的政治、经济、教育、科学、卫生、环境和资源保护、民政、民族等工作的重大事项贯彻落实情况以及存在问题执法检查情况进行调研;县政府负责对本县经济发展,人民群众增收、新农村建设、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政权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县政协负责对涉及全县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重大决策进行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进行调研。连日来,各系统、各支部连续召开7场座谈会,广泛地征求意见,结合自身实际,明确调研思路,切实解决突出问题。
在县领导的率先示范下,全县广大党员干部掀起了学习高潮。许多党员干部认识到,察雅县作为昌都唯一的县级学习实践活动试点单位,这不仅是对察雅干部群众的信任,还给察雅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只有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走科学发展道路,察雅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才能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先进性教育的继续,就是把科学发展的精神具体化,为老百姓更好地谋发展。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躬身实践后,解决察雅发展中存在问题是南宫28的最终目标,科学发展才是康庄大道。”记者在采访中,县委书记石安清谈到自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
积极实践 推动工作
察雅的党员干部认为,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突出强调了实践性,把自身参加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体现到促进各项工作上,用推动各项工作的实际成果来衡量和检验自己参加活动的成效。 着力破解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各种问题,是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察雅县广大党员干部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深入基层、广开言路、结合实际,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认真办好几件老百姓迫切要求办的实事,使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实惠,以学习实践活动的实际成效凝聚民心,以实实在在的科学发展政绩取信于民。
吉塘是昌都小康示范村。近几年来,吉塘村陆续将680亩耕地出租给吉塘吉康种植养殖有限公司建设水果基地,涉及农户70余户,每年每亩租金650元,收入是出租前的的两倍,有40多人长期在果园打工,人均年收入达8000元以上,另外还有40多人季节性在果园打工,人均收入都在4000元以上,土地流转给农牧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现在村里人都希望再有类似的老板或公司来吉塘投资搞产业化经营,他们愿意将剩下的土地全部出租出去。在这次活动中,察雅县通过整合资金,采用立体交叉的发展方式,在吉塘水果基地的带动下,开发“一江两河”流域干果产业,建立吉塘、卡贡、烟多等乡镇示范基地,重点发展种植和养殖业,带动全县农牧民增收。
农牧区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特别是农牧民合作医疗实施以来,虽然解决了农牧民买药难的问题,但缺医现象仍普遍存在。针对这些问题,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县财政局采取“政府拿钱买服务,群众治病得实惠”的方式,利用现有的农牧区卫生、兽防、农技人员,提高他们的待遇,加强了农牧区基层公共服务功能,同时解决了农牧区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结合安居工程建设,财政局为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运转服务,解决村级活动场所的配套办公设施和文化资料,提供农牧民党员、村两委班子的培训。该局还将逐步解决农牧区水电、沼气设施运行与维修,农牧区农机维修与维护,广播电视设施的维修与维护等农牧民群众遇到的诸多现实问题。
“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法官面前无小案’的思想,强化群众观念和民本意识,增强法院的公信力和亲和力”,察雅县人民法院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提出具体要求。案件执行力度差,当事人得不到合理的赔偿一直是法院工作的老大难问题,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该院加强了审判案件的执行力度,设立了专门结构,工作进一步规范化,今年执行案件共15件,截止目前,已执结了14件。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解决民事案件的有效处理,该院加大了庭外调解力度,开展巡回办案,以案说法,送法上门等活动,就地化解了矛盾和隐患,对全县社会局势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县教育支部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坚持“从思想上入手、在行动中体现”,正确处理学习实践活动与当前各项工作的关系,进一步加强全县各学校常规管理的指导检查,全面迎接11月初地区“普九”复查验收。秉着“带着问题下去,带着收获回来”的要求,教育全体干部职工从10月22日起,分三组分赴各乡镇开展检查督导工作,认真协助各学校以及各乡镇“两基”办开展自查和整改工作。
突出主题 创新载体
县委书记石安清说,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就是在实践中解决问题。“说到底,还是一个对老百姓的感情问题。为民办实事、破难题,要边调研,边发现,边解决,能及时解决的就马上解决,不能及时解决的就逐步解决,需要中长期解决的就纳入到规划当中一个一个地解决。”
民生之道,在于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治本之道在科学发展。察雅县确定这次全县学习实践活动以“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稳定和谐”为主题,以“提升四种能力、引领察雅新跨越”为实践载体,具体来讲,就是要提升谋划全局的能力,引领察雅党员干部解放思想实现新跨越;提升科学实践的能力,引领察雅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提升破解难题的能力,引领察雅社会事业实现新跨越;提升强基固本的能力,引领察雅维护稳定实现新跨越。
这次实施“提升四种能力、引领察雅新跨越”实践载体活动从2008年10月下旬开始,贯穿到整个学习实践活动的始终,重点是抓好五项工作,办好十件实事,努力提升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科学实践、破解难题、强基固本的能力,形成一批学习实践成果。
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解决好突出问题,针对县城电视节目信号弱、传播质量不高的问题进行集中解决,改造县城供水设施,为县城干部群众提供安全优质用水。抓好换届选举产生的新一届村(居)“两委”班子成员的培训工作,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县委党校、司法局经过精心准备,先后深入吉塘镇、察拉乡、王卡乡、巴日乡、卡贡乡等5个乡镇集中举办了察雅县新当选村“两委”干部培训班,49个村(居)的村“两委”干部共235人参加了培训。
各参学单位纷纷结合自身实际,突出活动主题,确定实践载体,明确活动方向。党群党支部确定“弘扬奉献精神、践行科学发展、提高服务质量、打造一流团队”为实践载体;县直纪(检)组(织)党支部提出,立足纪检监察和组织人事编制工作实际,以“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和“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树组工干部新形象”活动分别作为纪检委和县委组织部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载体,通过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贯彻落实“一贯彻、三坚持、两推进”的总要求,进一步推动党的建设体制机制创新。
采访中,记者感受到,虽学习实践活动开展半个月,但活动在察雅已深入人心,全县上下切实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认清了察雅发展的新路子,把思想认识真正统一到了科学发展上,把智慧和力量真正凝聚到了科学发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