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3 15:22 来源:西藏日报 点击:0
当车辆快驶进察雅县城时,记者发现来来往往运输建筑材料的大卡车多起来了。
“今年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量大,工期紧,都集中在这几个月施工。”察雅县住建局办公室主任梁强指着县城侧后方的工地说:“看,那里就是岗孜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走进岗孜卡,整个工地处于紧张施工中。平整场地的大型机械、热火朝天的打砖场面、忙于安置房主体的施工人员……一排排安置房整齐排列,简洁实用的户型结构,深受搬迁群众的喜爱。
今年,察雅县将自然条件恶劣、资源匮乏、不适宜人居的巴日乡俄宗村、烟多镇梅巴村、烟多镇居委会和烟多镇雪东村等行政村和自然村142户695名农牧民群众,集中搬迁至烟多镇居委会岗孜卡安置,重点解决他们出行难、就医难、就学难、生产资料匮乏和居住条件差等问题。
该项目位于察雅县城西沿线,完全符合“六靠,五方便”原则。项目预计投资4600余万元,包括主体设施和附属基础设施。从5月8日开工至今,该项目已完成主体52栋,挖好房屋基础的有47栋,剩余的处在打基础阶段,力争在8月8日完工。
早在去年年底,察雅县就开始着手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前期工作。至今年2月份前,完成了岗孜卡易地扶贫搬迁选址和相关规划设计工作。与此同时,县里还实施分片包人负责,进村入户,对群众开展政策宣传和沟通协调工作,保障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顺利开展。
易地搬迁安置房,为贫困群众下一步产业脱贫奠定了良好基础。但要使安置点群众“搬得下、留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真正感受到党的关怀,还需加强后期产业扶持,让搬迁群众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为此,察雅县立足实际,多措并举,力促搬迁群众搬得放心、住得安心。
“一方面,南宫28积极培植具有宏观经济效益的农牧民合作企业,重点解决县城周边易地搬迁安置群众就业问题,确保搬迁群众具有稳定的经济收入。”梁强介绍说,目前正在规划的项目就有乃奎村砖瓦厂、县城商混站和中铝新村砂石厂,可解决166人就业,年人均可增收4.53万元。
另一方面,县里结合安置点农牧民群众自身意愿和特点,大力开展养殖、种植、焊工、维修和建筑等方面的技能培训,确保家家户户有技能、有收入。安置点施工中,施工方就为有意愿参加建筑打工的群众,组织开展相关技能培训。平均每天在工地上做小工的群众有20人左右,每人每天工资100元。
再一个,察雅县还充分依托县城区位优势,扶持发展一批休闲娱乐产业和手工作坊,让缺乏技能和劳力的易地搬迁农牧民群众同样有收入。
“通过这些措施,可完全解决岗孜卡14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和收入问题。”梁强信心十足地说,在全县干部群众的辛勤努力下,攻坚克难,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定会取得圆满成功,在2020年同全国、全区一道步入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