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宫28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援藏工作>援藏干部>

    武钢援藏干部以“四力”助推援建工作向纵深发

    2014-03-16 09:15 来源:新华网 点击:0

    武钢第三批援藏干部刘祖国、盛卫东于去年7月份进藏以来,牢记使命、履行承诺、发挥优势、展示风采,实现工作无缝衔接,创新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倾心聚力、发挥智力、深度着力、注入活力,突出在“四力”上下功夫,不断推动援藏工作向纵深发展。

    倾心聚力。新一轮援藏干部严格按照武钢集团(公司)提出的“在感情上拉近、在思路上创新、在资金上保证、在项目上落实、在力度上加大、在效果上考前”的总体要求,真情投入、真心为民、真正奉献,全面总结前一批援藏工作经验,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拓宽援助渠道,制订了科学的三年援建规划,继续发挥武钢的资金、人才、资源和管理优势,重点在增强县域经济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和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上下大工夫,争取在昌都地区的援藏工作中走在前列。

    发挥智力。两位援藏领导干部进入角色后,真正把自己作为当地干部看待,不当局外人,满腔热忱地为县委、县府工作出谋划策、把智力援藏作为援助工作的重要部分。县委副书记刘祖国上任不久就大胆提出了创办《八宿机关报》的设想,在他的精心指导下《八宿机关报》成功办发,并成为了八宿县新闻宣传工作的新亮点,受到了地委、行署主要领导的高度赞扬。县委常委、副县长盛卫东针对援建的武钢广场公园水池缺乏生机的现象,主动与武汉东湖荷花园联系,有望在今年78月份成功引进荷花种植。

    深度着力。武钢第三批援藏干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经济援藏工作会议精神,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争取援藏资金,继续加大“输血”和“造血”力度,通过与武钢集团(公司)积极协商,缓解了八宿县建设资金短缺瓶颈,将每年的援建资金从800万元增加到了1000万元。他们注重对援藏资金和援建设施的后续管理使用,对援建的农村小水电改造、县自来水厂升级改造和县医院、电视台、孤儿院和邦达草原牦牛育肥基地建设等工程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发挥出最大效益。他们还不断加大特色产业发展援助力度,努力把荞麦基地、藏猪养殖基地和农牧科技示范园、邦达羊羔皮藏装生产加工等特色产业发展引向深入,真正为八宿培育一个龙头特色产业带,提高特色产业发展规模和档次。此外,他们还高度重视技术人才培训,积极与武钢协调沟通,计划今年为八宿培训一批医护、建设设计、组织管理等多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解决当地人才短缺问题。

    注入活力。援藏干部努力探索双边共同协作发展的援助交流方式,力争把单一的资金援助拓展到技术、人力资源、特色产品等各个领域,带动八宿县加快发展步伐。今年,在全面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两位援藏干部紧密结合八宿县实际,牵线搭桥,使八宿县与武钢设计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加深了合作范围。同时,他们还寻求更深层次的合作,计划投资开发八宿矿产资源和旅游产业,填补八宿县工业发展盲点,提升然乌湖旅游景点配套设施层次。

     

             地委外宣办

     

    南宫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