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26 15:41 来源:今日西藏昌都 点击:0
昌都地区劳动保障局高度重视调研成果的转化工作,着力在“准、精、多、效”上下功夫,力求把学习调研成果转化为分析检查的成效。
“准”:选准课题,夯实转化基础。选准课题是实现成果转化的前提和基础。在调研课题的选择上,认真抓好“两点”:一是把准全地区中心工作的脉搏,找准合拍点。如紧紧围绕“全地区党建扶贫工作”,选定课题。二是把准群众思想的脉搏,找准共振点。在选择调研课题时,主要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就业、社保、维权等利益问题入手,通过深入基层,走访调查,确定初步调研课题,再经局党组会议研究,最后确定正式的调研课题。如“关于昌都劳动保障工作的几点思考”、“关于扩大就业的问题”、“关于社会保险扩面的问题”等课题,为群众的切身利益建言献策。
“精”:务求精品,把握转化关键。调研成果质量是转化的关键。在调研过程中,始终牢固树立“精品”意识,着力在“两精”上下功夫:一是在精心调研上下功夫。首先是组织精干的调研队伍;其次是明确调研对象、内容和方式;第三是开展调查研究求“深”。二是在精写报告上下功夫。调研结束后,进行材料专题汇总,集思广益,反复讨论修改,不断补充完善,着力打造精品,让上级部门阅之有益、思之有理、行之有效。
“多”:多种方式,拓宽转化渠道。为增强调研成果的采用机会,始终坚持多渠道、多形式报送调研成果,使其及时转化为党政决策的参考和依据。如调研成果及时向地委、人大、行署、政协报送。
“效”:边学边改,增强转化实效。做好成果转化,既要找准成果转化的切入点,又要找到转化成果的结合点,更要加强边学边改、边查边改、边用边改,在“效”字上下功夫。采取与部门职能相结合的方式,密切联系沟通,积极配合,主动加强协调服务,促进调研成果进一步向现实成果转化,取得实效。如:针对离退休老干部、老工人反映的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存在药品质量差、药价高、药效低以及“以物换药”的问题,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在每年开展检查的基础上,于近日协同地区有关部门深入各定点医疗机构和药店开展了一次全方位的督促检查活动,同时,为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和药店的外部监督,拟在社会招聘监督员,以更好地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