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26 15:44 来源:昌都报 点击:0
地区商务局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紧紧围绕“保稳定、促民生、保增长、促消费”活动主题,创新工作方式,突出实践特色,实现“五个结合”,确保学习实践活动成效。
保发展,与实现经济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围绕招商引资、内贸流通、企业扶持等方面,深入分析经济发展形势,力促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一是大力发展城镇居民生活服务业。围绕便民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重点发展社区医疗、家政服务、大众餐饮等行业,完善城市社区便民服务设施,积极实施“放心菜”工程,促进便利消费。二是结合安居工程建设,大力推动通信、建材、家居家具、家电等消费。鼓励住房、汽车、休闲度假、娱乐、旅游、餐饮等消费,进一步促进热点消费;引导商家抓住旺销时段,加强市场营销,促进节假日消费。三是进一步加大对金鹰、富隆等重点流通企业扶持力度,培育我地区品牌流通企业,努力提升我地区流通业发展水平。1—3月份,全地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8%;招商引资1.7亿元,到位资金5000万元。
抓重点,与抢抓发展机遇紧密结合起来。一是抢抓扩大内需机遇,继续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大对“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的建设与改造,今年计划改造33家农家店,进一步扩大农家店覆盖面,做到让群众方便消费、放心消费。二是做好地区碘盐配送中心及农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项目,积极落实农牧民食用碘盐财政补贴政策,切实按照每人每年5.5公斤、每公斤0.5元的标准做好碘盐推广工作,调运碘盐427吨,确保今年实现农牧区碘盐覆盖率达到80%以上的工作目标,为实现2010年全区消除碘缺乏危害目标打好基础。三是大力实施家电下乡工程,按照国家、自治区关于“家电下乡”工作的要求,会同财政部门认真组织实施好“家电、家具下乡”,真正达到农牧民群众得实惠、企业得市场、政府得民心的总体要求,提高农牧民群众消费水平,切实促进农牧区消费。四是加强市场整顿,切实促进安全消费。贯彻落实《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做好生猪定点屠宰网点规划,进一步规范生猪屠宰市场,确保群众吃上“放心肉”。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市场管理,进一步加强成品油、酒类等重要商品市场管理。
破难题,与解决经济发展突出问题紧密结合起来。一是结合学习开展调研,局领导带头根据工作分工,确定了调研课题、调研单位、对象及调研内容,多次到企业、基层,调研走访累计16人次,并为党建扶贫联系点察雅县新卡乡送上机关干部职工捐款4000元,形成调研报告共7篇,受到了企业、扶贫点、被访群众的好评。二是查找梳理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方法和应对举措。突出保障重点,落实生活必需品应急预案,进一步完善充实生活必需品市场、成品油、液化气市场供应应急预案,重点保障粮油肉菜等重要民生商品和成品油、液化气等能源物资的供应;加强对市场的监测,从3月5日起启动生活必需品市场监测日报制度,及时准确把握、分析市场信息,准确判断市场走势,及早发现市场波动苗头,努力提高工作前瞻性和主动性,及时、全面、准确掌握重点流通企业经营状况和市场供求动态;建立健全价格异常波动监测预警机制,密切跟踪粮油肉菜等主要食品及液化气等重要能源物资价格动态,配合物价等部门加强市场物价管理,实现我地区“总体物价水平低于去年”的物价调控目标,确保昌都生活必需品市场物价平稳。
优化服务,与主动服务基层、企业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帮助基层、企业解决困难。地区商务局扎实开展“政策进企业”活动,到石化企业、生猪屠宰企业、华润雪花啤酒西藏公司,深入职工生产车间,宣传各项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积极鼓励企业强化质量管理,加强技术改造,沉着应对市场风险,努力把企业做大做强,切实为昌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贡献。
强素质,与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结合“作风建设年”活动,狠抓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努力推进局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以良好的作风推动全地区商务事业科学发展,以“千名干部进村入户工程”为载体,推动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活动向纵深发展,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商务干部队伍,注重提升政策研究运用能力、工作执行能力、调研分析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统筹服务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切实增强工作的系统性、创新性、协同性。
(地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