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26 15:47 来源:今日西藏昌都 点击:0
察雅县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农牧业基础,增加农牧民收入,保障农牧民权益,努力开创2009年“三农”工作新局面。
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搞好规划、突出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农牧区、壮大农牧业创造良好条件。一是实施水利富民工程。县水利局等部门贯彻落实全区加快水利基本建设工作座谈会精神,组织续建2008年整乡推进6个“民办公助”项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宗沙水电站等多个项目,计划2009年全县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民办公助”项目(小型农田草场水利项目)、灌区工程、防洪堤、电站及线路延伸、电站维修项目、户户通等7个水利水电工程,工程计划总投资25154.3万元。二是实施农村通达工程。县交通局协调投入资金53万余元,开展乡村公路养护工作,建立完善全县农村公路数据库,认真做好19座桥梁建设、县城至香堆镇公路改扩建、部分溜索改吊桥等工程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今年力争使55个不通公路的行政村实现30%的通车,实现全县“十一·五”规划行政村通车率达到85%以上的目标。三是实施农牧民安居工程、游牧民定居工程和农村沼气建设工程。2009年全县实施1402户的农牧民安居工程和63个村委会的建设,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期间85%的农牧民群众住进安居房的目标任务,完成游牧民定居工程1026户,农村沼气建设工程2000户,以及县卫生服务中心附属设施项目和烟多卫生院建设等4个项目,总投资2800余万元。
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进一步加大对特色产业扶持力度,今年将整合资金1000余万元,积极推进特色农牧业项目建设,带动农牧民增收。一是抓好产业结构调整。依托自身优势,重点抓好察雅县优质水果生产基地、河谷地带经济林木基地建设项目、无公害蔬菜基地、农村沼气建设项目等4个特色产业项目,搞好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和建设,支持优质农产品生产和特色农牧业发展,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农牧业产业发展带。二是切实抓好春耕备耕,稳粮增产。积极调运化肥500吨,与上级农技推广部门协调筹集良种2万余斤,加强农牧业实用科技推广,提高农产品产出率和科技含量。三是建设高效蔬菜大棚。申请国家投资398万元,在烟多镇中铝新村和色嘎村兴建高效温室大棚104亩,有效缓解察雅蔬菜市场供求矛盾。
着力改善民生,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制定学校建设规划方案,走集中办学的路子,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意见》,创新教育发展模式,合理配置资源,提升教育服务“三农”能力;加强民政资金监管,做好低保人群的救济扶持工作,切实做好农牧业各种专项补贴资金的兑付和政策落实工作,确保各项资金足额落实到位;积极完善五大保险制度,协调做好医疗费用报销工作,完成2008年征缴养老保险89万元,积极开展养老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做好农牧民养老保险相关调研工作,深入开展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律意识;组织各支部、各单位以党建扶贫工作为抓手,依托流动党校、“四下乡”、村村通、乡镇文化站、读报小组和基层宣传队等载体,强化新旧社会对比教育、爱国主义主题教育、反分裂教育,扎实推进农牧区思想文化建设,加强对农民的适用技术、技能和创业能力培训,努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创新运行机制,完善基层公共服务管理。县财政局针对当前农牧区市场不健全、公共服务市场供给主体缺失的问题,制定出台《关于建立完善农牧区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积极推进建立农牧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保障水平,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牧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让广大农牧民群众共同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