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青县天津大道鲁然卡警务站站长仁青桑普——
“人民警察,就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
本报记者 王玮 夏怡雯
我市150个便民警务站有一位年轻的站长,他从警时间并不算长,只有三年,但他的“拼”劲儿在同事间却小有名气:凌晨积极接处警,只为调解好突发治安纠纷;走街入巷,只为深入了解辖区内老百姓的实际需求;慷慨解囊,只为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走出困境……他就是丁青县天津大道鲁然卡便民警务站站长——仁青桑普,他是所有冲锋在维持社会治安秩序一线民警的一个缩影,他们用自己一片真心换取辖区内群众的平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民警救援的身影;哪里有求助,民警就出现在哪里”的承诺。
“弃笔从戎” 圆自己一个警察梦
1987年出生的仁青桑普,从小就怀揣着一个“警察梦”,向往在街头执勤、在刑案现场侦查。高考那一年,因为自己的分数上了本科线,在家人的劝说下,无奈放弃了西藏警官高等专科学校,选择了西藏民族大学就读,毕业后在中国联通工作。
2011年,恰逢昌都地区公安系统向全区招录各行各业优秀人才,仁青桑普毅然决定放弃高薪工作,全身心投入到应考准备中。经过努力,2012年2月,仁青桑普以优异的成绩考到丁青县公安局,正式走上了警察的岗位,成为了一名梦寐以求的人民警察,实现了从小的梦想。
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仁青桑普还没来得及平复激动喜悦的心情,很多现实的问题就摆在了他的面前。初到丁青,语言、环境、生活习惯让出生在山南的仁青桑普很不适应。更让他失望的是,原来想象中,整日不眠不休侦破重大案件,冒着生命危险抓捕犯罪嫌疑人的场景并不是他的日常工作状态。他积极调整心态,劝诫自己要沉下心来,扎根群众中,全力融入当前环境中。
便民警务站主要担负着接警处警、交通管理、治安巡控、法制宣传、动态掌控、受理求助、备勤处突等七项职能,仁青桑普将这七项职能认真进行分解后,细化成了一件件琐碎却关联千家万户平安的日常工作细则,细化成了一个个细小却关系着社会大局和谐的具体工作举措。
到警务站,仁青桑普做的第一件事是走街入巷,了解辖区内每个住户的家庭情况。“南宫28去走访群众最主要的还是想让他们认识南宫28,有需要的时候能第一时间找到南宫28。”仁青桑普告诉记者。
在走访过程中,仁青桑普发现有一户人家,男主人沉溺于打台球和赌博,女主人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每月全靠政府的低保金勉强度日。看着这个一贫如洗的家庭,仁青桑普不仅自己凑钱给这家人买去了亟需的日用品、小孩的衣服,还经常找男主人聊天,阻止他继续游荡闲逛,劝导他要担负起家里顶梁柱的责任,寻找工作改善经济状况。在他的反复劝说下,男主人终于出去打工挣钱,女主人把大的孩子送去上学,平时在家照顾小的孩子,到了虫草季还去挖虫草补贴家用。一年下来,这家人的生活有了明显的起色。
“人民警察,就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只要他们能踏实工作,开始自食其力的新生活,这就是对南宫28最大的回报。”谈到这次事情,仁青桑普欣慰的说。
之后,棘手难事、繁琐小事、危险警事、难忘趣事……多种多样,一茬接一茬。有一天晚上,两女一男三个人喝醉酒后在街上闹事,为避免他们伤及其他路人,民警把他们带回站里。三人情绪失控就开始打骂民警,仁青桑普并没有动怒,而是不动声色地把他们的行为用手机给拍了下来。三人酒醒后看了自己失态的视频,愧悔不已,表示一定引以为戒,再不犯类似的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要他们能改过自新,南宫28就应该给他们机会。”仁青桑普说,“拍视频并不是要以此处理他们,只要为了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问题,起到教育警示作用。”
情系民生 做一个人民好警察
自从参加公安工作以来,仁青桑普一步一个脚印,真扎实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为民服务”的承诺,逐渐成长为一名成熟的基层公安民警,站里的工作也走上了正轨,但他仍然坚持带领站里的民警到辖区内经常进行走访了解。“‘身’入群众,‘心’入群众”,仁青桑普是这样要求的、也是这样做的。不管哪家碰上难题、遇到困难,他只要知道了,就从来不嫌烦、不嫌累,宁愿牺牲自己休息的时间,也要尽力为群众提供帮助,帮群众翻译,帮群众提水,帮群众打扫卫生,就成了每天都去做的事务,他还会根据警务站实际情况进行筹资帮扶。
辖区内有位名叫布姆的老人,已经68岁了。2014年,儿子去世不久,因为和儿媳妇的矛盾日益激烈,老人就独自带着已经离异的女儿的两个小孩在外租房住。由于缺乏劳动力,加上要抚养两个幼小的孩子,老人的生活立即陷入了窘迫的境地中。仁青桑普得知这个情况后,便带领警务站民警去老人住处,不仅送去了家里所需的生活用品,帮忙支付所欠的房租费,还安排站里的女民警轮流去帮助做些家务,并给老人讲解国家的“三包”政策,劝说老人送两个小孙子去上学。
在仁青桑普和同事们定期走访和长期帮扶下,老人不仅摆脱了生活困境,还感受到了来自政府的深深关爱,所以每次一提起警务站都会立即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
类似的情况在辖区内还不少,辖区内的扎西家缺乏劳动力,有三个小孩需要抚养,没有收入来源……,对每一家,仁青桑普都会在进行认真了解情况后,仔细制定帮扶计划,力所能及地给予帮助,帮着改善状况。仁青桑普说,帮助好辖区内困难住户,在他看来,是民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一定要尽全力做好。
光阴荏苒,白驹过隙,一千多个日夜过去了,他坚持着从自我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在自己的岗位上,始终如一的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用塌实苦干、一心为民的出色表现,实践着一个当代青年的理想与追求;他严格把关,廉洁自律,踏实工作,体现着新时代人民警察构建和谐社会的真正价值;他恪尽职守、爱岗敬业、忠诚奉献,展现着一个人民警察践行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坚实历程。
突出的表现赢得了周围群众的广泛赞誉,也受到了上级领导和多次褒奖,更得到了身边同事的高度肯定。“我并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做的都是工作中最平凡不过的一些小情,也是和同事们并肩奋战的结果。假如离开了同事,离开了组织,任何个人的力量都微不足道。”面对大家的赞许,他的脸上都会现出腼腆的神色,他用这句质朴的语言,道出了他在平凡岗位上做出的不平凡业绩的不竭动力。
记者手记:
甘心做时代的“微尘”
记者采访仁青桑普时,他真的很忙。他的手机铃声不断响起,随身携带的对讲机没有静默过。有的是群众向他反映问题,也有的是同事找他商量解决问题的对策。无论多么忙碌,他的脸上始终挂着笑容,语气平和亲切。
仁青桑普告诉记者,便民警务站的民警就是这样,事多且杂,但他相信只要用心,就一定能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建立起出一张和谐的警民关系网。正是这份真心实意,让他在日常琐碎的便民站工作中,书写着不一样的人生。
破大案,抓要犯,固然能体现一名人民警察的价值,但平凡如“微尘”一样的岗位仍能做出不凡的业绩。干事创业不一定非要轰轰烈烈的干大事、创伟业,也包括把身边每一件小事做好,将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尽责的理想化作日常的行为自觉。一心想着干大事、不屑于做小事,就不会成为脚踏实地的好干部,也不可能拓展生命的宽度,最终只能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在碌碌无为中感叹老之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