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28

类乌齐县公安局副局长仁增江措——命案必破,顽强善战的热血警探

2015-10-28 09:49 来源:昌都报 点击:0

 类乌齐县公安局副局长仁增江措——

命案必破,顽强善战的热血警探
 
本报记者 王玮 夏怡雯
 
 
仁增江措和他的同事在刑侦现场
 
    在类乌齐县公安局有这样一位民警,从警15年来,37岁的他依然保持强健的体魄和旺盛的精力,每天奔波在打击刑事犯罪的前沿第一线,在血与火、生与死、情与法的考验中书写着一个人民警察的忠诚人生。他,就是现任类乌齐县公安局副局长仁增江措。
    仁增江措曾是阿里地区噶尔县公安局的一名刑警,后担任类乌齐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大队长。作为侦破刑事案件的破案能手,他爱岗敬业、恪尽天职,舍生忘死、冲锋在前,带领民警拼搏奋战,攻坚克难,破获了一大批重特大刑事案件。2005年至今,共立案各类刑事案件150余起,其中命案31起,全部破获,参与破获重特大案件8起,为国家和人民群众挽回经济损失数百万元,被百姓亲切地誉为:平安的守护神。
 
初入警界,破获假钞大案
 
    仁增江措从幼年起就向往警察职业,警察神圣的职责,威风凛凛的制服和装备,都像磁石一样吸引着他。1998年,仁增江措高中毕业,他毫不犹豫地报考了西藏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只为圆自己长久以来的警察梦。在警校,上专业课、军训、打靶、驾驶、计算机……每一门课他都认真去学,苦练本领。
    2000年,仁增江措从学校毕业,分配到阿里地区的噶尔县公安局,那里海拔高,离类乌齐老家远,仁增江措唯有用努力工作排解思乡之情。最初的一年,他在狮泉河镇派出所工作,办理治安案件、调处纠纷、办暂住证、管理特种行业……这一年,让他深深体会到了公安工作的繁杂和艰辛,以及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本质。
    转年,他调入噶尔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刑警工作,意味着与危险、甚至是与死亡为伴的人生考验。仁增江措说,从穿上警服的那一刻起,自己就做好了为保护人民随时献身的准备。作为刑警,他总是冲在调查取证和抓捕犯罪嫌疑人的第一线。2003年,仁增江措和同事获得了一条线索,有人在娱乐场所用假钞消费1000多元,他们迅速出击抓获了两名湖北籍犯罪嫌疑人,经过连续突审,两人交代了使用假钞的犯罪事实。接着,仁增江措和同事们一起赶到犯罪嫌疑人的出租屋搜查,起获了面值30多万元的假钞现金。因为成功破获此案,他获得当年阿里地区公安处的嘉奖。
    2005年,因父母生病家中无人照顾,他申请调到类乌齐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工作,前些年工作经验的积累,使仁增江措在刑侦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由于工作出色,2006年,他开始担任类乌齐县公安局刑警大队长。仁增江措从一名普通的刑侦民警,从最基层干起,一步一个脚印,对工作总是事无巨细、竭尽全力。担任大队长后,无论是大案、命案还是督办督捕专案,他都事必躬亲,将重担扛在自己肩上。在破案中他善于思考、学习、总结,无论哪位民警在执法办案中遇到疑难问题,都乐意向他请教。
 
全力以赴,保护人民群众的安宁
 
    做刑侦工作多年的仁增江措说:“警察的天职就是保护老百姓的安宁。有案子的时候,看着受害人痛苦的表情我就要落泪,心里就想一定要及时破案,给老百姓一个交待。要是案件不能及时侦破,我就觉得对不起警察这份职业,更觉得对不起人民群众,心里非常难过。”正是这种对人民群众的拳拳之情,让他在工作中不断创新思维,扎实办案,屡破大案。
    2012年6月14日,类乌齐县公安局接到一份协查函:“丁青县出租车司机鲍某驾驶一辆黑色比亚迪轿车,于2012年6月9日晚拉5名乘客去类乌齐县,至今无任何消息,请你们帮助调查”。得到消息后,仁增江措一边部署开展协查工作,一边安排对近期发现的一具无名尸体进行比对。比对结果显示,死者正是失踪出租车司机鲍某,初步判断为他杀。
    鉴于案情重大,局里抽调精兵强将成立专案组,对此案进行全力侦破。根据丁青县公安局前期摸排走访工作情况,专案组很快锁定了长毛岭乡丁增次培等5人有重大作案嫌疑。仁增江措马上带领民警赶赴长毛岭乡,通过走访群众了解到,犯罪嫌疑人与某茶馆服务员联系密切。仁增江措不顾劳顿,马不停蹄返回县城,经过询问掌握了犯罪嫌疑人的具体落脚点。
    2012年6月15日凌晨,仁增江措带领民警连续出击,将分别藏匿在县城两处地点的5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五人对杀人埋尸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他们供述,5人商议后,在案发当晚以2000元的价格包车前往类乌齐县,行驶至桑多镇拉孜村网格那路段时,5人以下车方便为由叫停车,用刀将司机鲍某杀死,并在附近山坡上埋尸。至此,这起抢劫杀人案仅仅过了5天就成功告破。
 
扎实办案,震慑犯罪分子嚣张气焰
 
    工作中,仁增江措经常要与形形色色的犯罪分子打交道,面对亡命之徒他总是毫无惧色,主动请缨。在行动中,他总是把最艰巨的任务留给自己,全力以赴,哪怕危险重重,也要一追到底。他的精神影响和感染着身边的干警们,在他的带领下,类乌齐县刑警全力投入到案件侦办和维稳工作中,极大地震慑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全县的治安状况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2014年3月14日23时,类乌齐县公安局接到群众报案,尚卡乡尚日村发生一起命案,犯罪嫌疑人已经畏罪潜逃。据了解,14日晚,尚日村村长召集村民在其家中开会,会议结束时,参会人员德庆桑姆与嘎松曲加二人因旧怨发生口角并引起打斗,一同参会的多郎泽登见其姑姑德庆桑姆被嘎松曲加欺负,抽出随身携带的藏刀将嘎松曲加捅伤后潜逃,嘎松曲加医治无效死亡。
    根据案情,仁增江措一方面部署警力设卡全力抓捕,一方面对嫌疑人亲属进行法律宣传和政策争归。但是犯罪嫌疑人社会关系复杂,在卡若区芒达乡和青海囊谦都有亲属,且没有随身携带手机,给抓捕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仁增江措下定决心,不破案绝不收兵,他和专案民警连续奋战,反复工作,在强大的追捕压力和政策感召下,10余天后,犯罪嫌疑人多郎泽登终于投案自首,并对其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2015年3月15日凌晨,巡逻民警接到报案,县城桑多镇吉祥粮油店有人受伤倒地。民警赶到时发现有人身中刀伤,倒在血泊中,后伤者不治身亡。这起案件社会影响大,性质恶劣,并且发生在3月维稳攻坚期间,上级做出了坚持把案件办成“证据战、信息战、合成战”的要求。仁增江措接到任务,马上带领“3.15”专案组民警赶赴发案现场,进行现场勘察和走访调查工作。他们详细调查死者社会关系,不放过一丝线索;他们调取案发现场及其周边视频监控资料,全力发现犯罪嫌疑人的蛛丝马迹。
    通过不懈努力和大量的排查走访,对已经掌握的有价值的线索进行筛选和比对,仁增江措做出了判断,吉祥粮油店杨某雇佣的工人旺青土登具有重大作案嫌疑!他指挥专案组民警兵分多路,一是通过与犯罪嫌疑人家属接触谈话,进行思想教育和法律宣传;二是走访犯罪嫌疑人亲戚朋友,力争得到更有价值的线索;三是以桑多镇为中心设立四个包围圈,逐步缩小范围,锁定目标。
    最终民警协同作战,历经8小时,将藏匿在桑多镇生格贡牧场附近空房内的犯罪嫌疑人旺青土登和丁增泽仁抓获。他们很快就交代了犯罪事实:15日凌晨,他们在吉祥粮油店与老板杨某饮酒时,旺青土登与杨某因欠钱纠纷发生打斗,旺青土登用刀捅了杨某三刀后畏罪潜逃,杨某因伤势过重死亡。
 
舍小家为大家,确保一方平安
 
    仁增江措已经记不清多少次通宵达旦地研究案情,多少次抓人后连夜突审,多少次夜宿野外和衣而眠。2005年以来,类乌齐县共立案各类刑事案件150余起,其中命案31起,全部破获,参与破获重特大案件8起,为国家群众挽回经济损失数百万元。仁增江措的辛勤付出,换来了地方一方平安和百姓拍手称赞,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人民警察忠于党和人民的赤子之心。
    今年4月,县公安局接报称,类乌齐寺(查杰玛大殿)内一座灵塔上的三颗天珠被盗。查杰玛大殿为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单位,此案案情重大。仁增江措带领民警下大力量寻找目击证人,对寺庙内部僧人、寺庙内部工作人员、周边的群众、古玩市场、朝拜人员等进行走访调查;刑事技术组对现场进行反复勘验,提取更多有效物证,从中找出案件的突破口;通过查找视频监控,从中查看犯罪线索。多措并举下,经过民警们的二十多个小时的不懈努力,终于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并将其抓捕归案。
    原来,今年3月6日晚,犯罪嫌疑人嘎某以巡查寺庙为由,进入寺庙大堂,躲在一座灵塔后,等僧人念完经、打扫完寺庙全部离开后,嘎某从灵塔后出来,用事先准备好的作案工具剪刀、手套、打火机、502胶水及假天珠、红珊瑚、玛瑙实施盗窃。第二天早上,趁其他僧人来寺庙念经,嘎某才逃离现场。
    犯罪嫌疑人被抓获了,所有赃物都追回了,类乌齐公安获得了寺庙僧众和信众的称赞,但是仁增江措却累得病倒了。
    在拼搏攻坚的日日夜夜,仁增江措尽显舍小家,为千家万户幸福,为国家长治久安的家国情怀,然而在他内心深处却充满了对家庭的愧疚。父母年事已高,体弱多病,只有他一个子女在身边,他却经常分身乏术,特别是在侦破案件的关键时段,经常吃住在单位,奔波在前沿。欣慰的是,妻子非常理解、支持他的工作,承担了育子敬老的责任。这让仁增江措消除了后顾之忧,更加热爱和专注刑侦工作。
    因工作成绩突出,仁增江措先后获得县级十佳维稳标兵、2013年2014年连续两年荣获昌都市公安局三等功,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和表彰。他以勇敢担当、顽强善战、倾情为民的显著战绩,书写了一名基层刑警“热血铸忠诚、奉献护平安”的豪迈篇章。
 
记者手记:
 
没有安全感,何谈幸福感
 
    现在流行谈“幸福感”,仁增江措说,自己最大的幸福感,莫过于破获案件后的极度兴奋和心情舒畅。
    按照马斯洛人生需求五层次说,最高的是“自我实现”,其次是尊严感,再次是归属感,然后是安全感,最低层次的是满足饮食男女的生理需求。除了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剩下的需求都可以归为“幸福感”和“安全感”。
    没有安全感,群众的幸福感就是奢谈。社会平安是极重要的民生问题,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民众就没有安全感。没有安全感,安居乐业就是虚妄之谈。人心思稳,任何破坏社会稳定、伤害无辜生命的行为,不仅激发民众对犯罪分子的极端厌恨之情,也更加使民众期待社会和谐有序。
    除了仁增江措这样战斗在打黑除恶一线的公安民警,获得社会安全感,需要发动民众力量。民众最关心自己的安危,拓宽民众参与社会治安防控的渠道,依法保障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监督权。并落实举报奖励制度,对于提供重大线索、帮助破获重大案件或者有效制止违法犯罪活动、协助抓获犯罪分子的,给予重奖,将激发民众的参与热情,也让犯罪分子闻风丧胆。
    维护社会治安,人人有责,公安部门责无旁贷,每个公民也应该有力出力。社会治安良好,每个人都是受益者。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合作,形成强大合力,离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着力建设平安中国,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便不会遥远。
南宫28